【世界日報/綜合報導】

 

除了把槍帶到休息室裡,NBA本季也出現了另一個「新風潮」—球員們似乎越來越愛在25呎線外攻擊籃框。

 

按照目前出手的命中率,本季NBA各隊平均會在三分線外投進511球,比五年前要多出50球。上個球季,每支球隊兩分球命中次數較10年前減少了5%,但三分球命中卻創下新紀錄,每隊平均飆進545顆長射,要比10年前暴增37%。

 

紐約尼克(Knicks)上個月在一場輸球的比賽中,全隊合計嘗試47次三分投射,比起聯盟平均單場出手次數多出數倍;更有甚者,尼克此役三分線外的出手,比兩分球還多。

 

會發生這個現象其來有自,不管是從2001年起,NBA准許各隊進行區域防守,導致三分線外較容易出現空檔;或是許多大學、以及海外選手,都偏好著重三分投射能力;還有教練運用戰術的習性,是幾個促成長程炮火四射的原因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三分球出手日漸增加,很可能還跟球隊經濟狀況有關;簡單來說,三分射手可能是目前NBA要價最便宜的功能性球員,球隊近年紛紛遭遇財務困境,追求「便宜又大碗」的射手們,可說「何樂而不為」。

 

NBA本季各隊薪資總額平均下降130萬元,就連聯盟薪資上限(salary cap)也進行30年來僅僅第二次的調降,顯見金融海嘯波及範圍之廣。NBA總裁史登(David Stern)去年7月更曾表示,上季有超過一半球隊發生虧損情形。

 

「球團都知道,這些射手們能為球隊做出貢獻,而且他們身價便宜,絕對是補強首選,」曾擔任公鹿(Bucks)和騎士(Cavaliers)總經理職務的安伯里(Wayne Embry)說。

 

目前擔任太陽(Suns)總管的柯爾(Steve Kerr),則把這種情況比作職籃版的「錢球」策略(Money Ball),就像MLB奧克蘭運動家隊(Athletics)總經理賓恩(Billy Beane)的建軍概念,NBA球團也開始要找出市場上價值被低估的球員,藉以打造一支常勝軍,「這跟球團的財務狀況當然也有關係。」

 

根據華爾街日報專家統計,本季三分射手的薪資,比具優異封蓋能力的球員要便宜32%,也比抄截排行榜上有名的球員便宜36%,投資效益驚人;例如騎士的帕克(Anthony Parker)和太陽的佛萊爾(Channing Frye),兩人本季薪資合計只有460萬元,但他們的得分卻幾乎是七六人(Sixers)戴倫貝爾(Samuel Dalembert)和巫師海伍德(Brendan Haywood)兩名火鍋好手的四倍。

 

「擁有優秀投射能力的球員,肯定到哪裡都找得到球打,」帕克說,「但他們的身價行情肯定不會上看千萬。」

 

NBA自1979年起採用三分球規則,在那之前,大多數球隊都有著如此的建軍概念:中鋒負責宰制籃下、身材中等的前鋒負責得分重擔、後衛則填補火力不足的部分。

 

但自從有了三分球後,選手開始愛上這位「新夥伴」,因為他們不須像從前一樣、賣老命和防守球員硬碰硬,也能靠著投籃準度轟下高分。三分線規則採用的前10年,每隊三分球命中數目持續飆升,10年內成長將近四倍。

 

1980年代初期,現任洛杉磯快艇(Clippers)教頭的鄧里維(Mike Dunleavy)還是名球員,當時他以一個非常聰明的方法,在自由球員市場上向各隊推銷擅長三分遠射的自己。

 

鄧里維想出了一個名為「有效命中率」(effective field-goal percentage,eFG%)的統計數據,將球員的兩分球命中率加上乘以1.5倍的三分球命中率,提升三分射手的價值。

 

這個數據沿用至今,球團高層開始相信,一個便宜、犀利的射手(一般而言指三分命中率至少33%),跟一個兩分球命中率接近五成的禁區悍將相比,兩者能為球隊作出等值貢獻;而市場上射手供過於求的情況,更讓球團大大省下一筆開銷,卻還是能打造像上季的魔術(Magic)那樣、具爭冠實力的球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BA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